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網絡辟謠專區(qū)
今日辟謠(2024年9月11日)
來源:中國互聯(lián)網聯(lián)合辟謠平臺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24-09-11 17:51:00
編輯:何繼紅

  2024年9月11日

  謠言  重慶江北觀音橋抓人販子?

  真相:近日,有網民發(fā)布重慶江北觀音橋商圈群眾圍觀民警現(xiàn)場處置的視頻并配文稱“抓人販子”,引發(fā)社會關注。經核實,該信息系網民為博眼球故意編造的謠言。視頻內容實為民警在江北觀音橋某商場前調解一家長教育小孩的畫面,并非網傳的警方抓捕拐賣兒童嫌疑人。目前,江北警方已依法對造謠網民予以行政處罰。(來源:“重慶辟謠”微信公眾號)

  誤區(qū)  米飯二次加熱會致癌?

  真相:該說法不正確。合理保存的米飯,二次加熱并不會致癌。當我們將米飯進行二次加熱時,實質是通過熱能的作用,使米飯中的水分蒸發(fā)、淀粉糊化等過程重新進行。在這個過程中,米飯中的成分并不會因為加熱而發(fā)生致癌性轉化。相反,合理的加熱可以殺滅米飯中可能存在的細菌和其他微生物,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之所以傳出“米飯二次加熱會產生致癌物質”的說法,背后的謠言版本有2個。一個是二次加熱的米飯含有丙烯酰胺,另一個是二次加熱的米飯含有蠟樣芽孢桿菌。其中,丙烯酰胺主要在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加熱(120°C以上)烹調過程中形成,特別是在140℃-180℃的溫度范圍內,而米飯普通的加熱溫度低、時間短,并不容易產生丙烯酰胺。蠟樣芽孢桿菌則是在28℃-35℃之間會大量繁殖,所以當煮熟的米飯長時間不冷藏時,就容易感染這種細菌,并不是因為二次加熱導致的。(來源:“科學辟謠”微信公眾號)

  提示  2024年國慶、中秋雙節(jié)飲食安全消費提示

  詳情:今年中秋節(jié)與國慶節(jié)相繼到來,無論居家休息,還是外出旅行,都要注意飲食安全與營養(yǎng)健康。

  1.家庭用餐講衛(wèi)生,均衡營養(yǎng)更健康

  注重衛(wèi)生,牢記食品安全五要點:要選擇新鮮干凈食材,盡量不購買、儲存易腐變質的食材,避免接觸活畜禽,遠離野味,不采不食野生蘑菇。在家做飯之前、期間和之后,都要用干凈流動的水洗手,廚房用具用后要及時清洗或消毒;處理生食和熟食的用具或盛具要分開。加工食物時,要燒熟煮透。

  按量備餐,杜絕浪費:要增強節(jié)約意識,根據家庭就餐人數確定食材量和制作量,既保證新鮮又避免浪費。如果確實吃不完,可放入冰箱冷藏室存放,再次食用前,要徹底加熱。

  均衡營養(yǎng),合理搭配:要注重膳食的合理搭配,日常飲食應食物多樣、葷素搭配、谷豆混吃、蛋奶兼顧、果蔬充足,保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yǎng)素的均衡供給。老、弱、兒童、孕婦或免疫力低下等人群要特別注意飲食安全和膳食營養(yǎng)。

  2.出門在外需注意,安全用餐不浪費

  出行旅游就餐時優(yōu)先選擇持有食品經營許可證、衛(wèi)生條件好和實施“明廚亮灶”的餐廳。就餐提倡使用公勺公筷,鼓勵分餐。點菜時要適量,拒絕鋪張,踐行“光盤”行動。如果飯菜吃不完,方便儲存的菜肴和主食應打包帶走,減少食物浪費。

  3.正規(guī)渠道來購買,節(jié)日美食適量嘗

  中秋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走親訪友自然少不了月餅。消費者在選購月餅時,建議去超市、食品商店等正規(guī)銷售場所或渠道,注意查看包裝是否完整,以及包裝上的相關信息。不要購買超過保質期、無保質期或來源不明的月餅。買回家的月餅,要按照產品包裝上標示的方法保存和及時食用。不要過量囤積,不食用超過保質期的月餅。

  食用月餅前,要查看其外觀是否正常,有無異味、霉變,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不要再食用。另外,不能用月餅代替正餐。食用月餅要因人而異,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特殊人群,即使是食用 “無糖月餅”,也要嚴格控制食用量,不可多吃。

  此外,為避免過度包裝造成的浪費和環(huán)境破壞,并保護消費者權益,GB 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第1號修改單中規(guī)定,生產的月餅包裝層數不超過三層,月餅包裝不應使用貴金屬和紅木材料,也不應與其他產品混裝。建議消費者購買簡約包裝產品,抵制過度包裝,營造綠色消費的良好社會氛圍。(來源:“市說新語”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組團式”援青工作座談會召開 陳剛講話
省政府黨組會議召開 吳曉軍主持并講話
格爾木千瓦煤電項目澆筑主廠房第一方混凝土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瓦里關曲線
青海省國防動員辦公室關于試鳴防空警報的公告
關于2023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青海西寧30項具體措施加力穩(wěn)增長
2024西寧市金秋文旅消費季正式啟動
24H熱點
今日辟謠(2024年9月9日)
今日辟謠(2024年9月6日)
今日辟謠(2024年9月5日)
2024年網絡辟謠區(qū)域聯(lián)動現(xiàn)場會在新疆烏魯木齊召開
今日辟謠(2024年9月4日)
今日辟謠(2024年9月3日)
今日辟謠(2024年9月2日)
今日辟謠(2024年8月30日)
今日辟謠(2024年8月29日)
2024年度上半年社會民生領域網絡辟謠榜
熱點圖片
【潔凈青海 綠色算力·青海作為】海西:綠能智算“共舞” 數字產業(yè)“齊鳴”
【潔凈青海 綠色算力...
【黨旗飄揚 青年擔當·故事會】祁小青:做好生態(tài)環(huán)境監(jiān)測的“哨兵”
【黨旗飄揚 青年擔當...
《美麗中國(四)》系列郵票發(fā)行大柴旦烏素特(水上)雅丹驚艷亮相
《美麗中國(四)》...
青海:5G打開經濟發(fā)展新空間
青海:5G打開經濟發(fā)...
雪豹版畫顯魅力 文化教育情懷溢
雪豹版畫顯魅力 文化...
續(xù)寫香江之畔與三江之源 合作發(fā)展新篇章——2024青!愀劢涃Q交流合作活動側記
續(xù)寫香江之畔與三江...
大月餅延續(xù)家鄉(xiāng)的味道
大月餅延續(xù)家鄉(xiāng)的味道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多民族齊創(chuàng)繁榮好時光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lián)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今日辟謠(2024年9月11日)

中國互聯(lián)網聯(lián)合辟謠平臺
2024-09-11 17:5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今日辟謠(2024年9月11日)

中國互聯(lián)網聯(lián)合辟謠平臺
2024-09-11 05:5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今日辟謠(2024年9月11日)

  • 2024-09-11 05:51:00
  • 來源:中國互聯(lián)網聯(lián)合辟謠平臺

  2024年9月11日

  謠言  重慶江北觀音橋抓人販子?

  真相:近日,有網民發(fā)布重慶江北觀音橋商圈群眾圍觀民警現(xiàn)場處置的視頻并配文稱“抓人販子”,引發(fā)社會關注。經核實,該信息系網民為博眼球故意編造的謠言。視頻內容實為民警在江北觀音橋某商場前調解一家長教育小孩的畫面,并非網傳的警方抓捕拐賣兒童嫌疑人。目前,江北警方已依法對造謠網民予以行政處罰。(來源:“重慶辟謠”微信公眾號)

  誤區(qū)  米飯二次加熱會致癌?

  真相:該說法不正確。合理保存的米飯,二次加熱并不會致癌。當我們將米飯進行二次加熱時,實質是通過熱能的作用,使米飯中的水分蒸發(fā)、淀粉糊化等過程重新進行。在這個過程中,米飯中的成分并不會因為加熱而發(fā)生致癌性轉化。相反,合理的加熱可以殺滅米飯中可能存在的細菌和其他微生物,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之所以傳出“米飯二次加熱會產生致癌物質”的說法,背后的謠言版本有2個。一個是二次加熱的米飯含有丙烯酰胺,另一個是二次加熱的米飯含有蠟樣芽孢桿菌。其中,丙烯酰胺主要在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加熱(120°C以上)烹調過程中形成,特別是在140℃-180℃的溫度范圍內,而米飯普通的加熱溫度低、時間短,并不容易產生丙烯酰胺。蠟樣芽孢桿菌則是在28℃-35℃之間會大量繁殖,所以當煮熟的米飯長時間不冷藏時,就容易感染這種細菌,并不是因為二次加熱導致的。(來源:“科學辟謠”微信公眾號)

  提示  2024年國慶、中秋雙節(jié)飲食安全消費提示

  詳情:今年中秋節(jié)與國慶節(jié)相繼到來,無論居家休息,還是外出旅行,都要注意飲食安全與營養(yǎng)健康。

  1.家庭用餐講衛(wèi)生,均衡營養(yǎng)更健康

  注重衛(wèi)生,牢記食品安全五要點:要選擇新鮮干凈食材,盡量不購買、儲存易腐變質的食材,避免接觸活畜禽,遠離野味,不采不食野生蘑菇。在家做飯之前、期間和之后,都要用干凈流動的水洗手,廚房用具用后要及時清洗或消毒;處理生食和熟食的用具或盛具要分開。加工食物時,要燒熟煮透。

  按量備餐,杜絕浪費:要增強節(jié)約意識,根據家庭就餐人數確定食材量和制作量,既保證新鮮又避免浪費。如果確實吃不完,可放入冰箱冷藏室存放,再次食用前,要徹底加熱。

  均衡營養(yǎng),合理搭配:要注重膳食的合理搭配,日常飲食應食物多樣、葷素搭配、谷豆混吃、蛋奶兼顧、果蔬充足,保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yǎng)素的均衡供給。老、弱、兒童、孕婦或免疫力低下等人群要特別注意飲食安全和膳食營養(yǎng)。

  2.出門在外需注意,安全用餐不浪費

  出行旅游就餐時優(yōu)先選擇持有食品經營許可證、衛(wèi)生條件好和實施“明廚亮灶”的餐廳。就餐提倡使用公勺公筷,鼓勵分餐。點菜時要適量,拒絕鋪張,踐行“光盤”行動。如果飯菜吃不完,方便儲存的菜肴和主食應打包帶走,減少食物浪費。

  3.正規(guī)渠道來購買,節(jié)日美食適量嘗

  中秋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走親訪友自然少不了月餅。消費者在選購月餅時,建議去超市、食品商店等正規(guī)銷售場所或渠道,注意查看包裝是否完整,以及包裝上的相關信息。不要購買超過保質期、無保質期或來源不明的月餅。買回家的月餅,要按照產品包裝上標示的方法保存和及時食用。不要過量囤積,不食用超過保質期的月餅。

  食用月餅前,要查看其外觀是否正常,有無異味、霉變,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不要再食用。另外,不能用月餅代替正餐。食用月餅要因人而異,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特殊人群,即使是食用 “無糖月餅”,也要嚴格控制食用量,不可多吃。

  此外,為避免過度包裝造成的浪費和環(huán)境破壞,并保護消費者權益,GB 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第1號修改單中規(guī)定,生產的月餅包裝層數不超過三層,月餅包裝不應使用貴金屬和紅木材料,也不應與其他產品混裝。建議消費者購買簡約包裝產品,抵制過度包裝,營造綠色消費的良好社會氛圍。(來源:“市說新語”微信公眾號)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